图片新闻

ITER校正场线圈导体顺利完成最终交付

2015-12-03 | 作者:文/武玉、秦经刚 图/马玲 |【 【打印】【关闭】

  12月1日中午12时许,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CNDA)刘生博士,等离子体所张晓东书记、所长助理赵君煜、武玉主任、卫靖副主任的见证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校正场线圈(CC)最后一根导体顺利交付,这标志着中方完成了CC导体的所有工作。

  ITER校正场总共有18个线圈,其中顶线圈(TCC)6个、边线圈(SCC)6个以及底线圈(BCC)6 个,主要用于补偿ITER内部由于线圈安装误差、制造误差、变形误差以及其它误差引起的磁场分布误差。

  校正场线圈导体属于CC & Feeder导体采购包,这是等离子体所承担的第三个ITER采购包。CC导体总共包括20根导体,其中2根认证导体,18根正式导体,总长度约11.5km。在ITER国际组织、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等离子体所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等离子体所应用超导工程技术研究室与国内合作单位一起发展了CC导体制造技术,完成了工业化生产的认证,建立和实现了满足法国核要求的质量管理及过程控制体系,完成了产品的生产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和检测与质量评估工作。2011年8月,中方首个CC导体样品CCCN2通过了Sultan实验室的测试。2012年4月1日,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罗德隆常务副主任、王敏处长现场见证了第一根CC导体的生产。2012年7月20日,第一根CC导体顺利交付ITER国际组织。2014年4月15日,最后一根CC导体短样(CCCN5)顺利通过测试,中方提交的4个CC导体实验样品均是一次性顺利通过SULTAN测试,性能稳定。2015年10月9日,最后一根CC导体(SCC6)顺利完成收绕成型工作。

  校正场线圈导体的电缆绞制、铠甲检测及导体集成全部由等离子体所完成,实现了产品的100%国产化、产品质量100%满足要求、生产和交付满足ITER的进度要求。

   

  CC导体(左:导体截面,右:完成的最后一根CC导体)

   

  见证CC导体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