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动态

一周国际要闻(3月14日—3月20日)

2011-04-06|【 【打印】【关闭】

发布时间:2011-03-21|来源:科技日报

1、被称为“失落之城”的亚特兰蒂斯,在传说中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和文明,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整体沉没。而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15日报道,日前美国哈特福德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宣称,他们已经找到了传说中突然消失的亚特兰蒂斯城,遗址就在位于西班牙加的斯市北部的多纳安公园沼泽下,且他们采用探地雷达、数字成像和水下探测等多种技术最终确定了这一推断。

2、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16日报道,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项目的科学家攻克了点火装置中两个关键难题,如太阳般的极端高温以及均匀的、使标靶不会失形的压力,从而在激光驱动下,聚变反应实验条件模拟成功。尽管实验条件相当成熟,但真正的点火跟实验还有些不同,目前科学家是用一种直径2毫米的塑料小球暂替金质黑体辐射空腔,而真正点火时,燃料芯块中用的不是氦而是铍元素,并包含了氢同位素氘和氚。

3、日本正在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复合式灾难:在遭里氏9、0级的大地震和随后而来的海啸重创后,福岛核电站接连爆炸引起核泄漏的消息又引发全球民众高度关切,有关辐射传播的“闹剧”也在世界各地闹得沸沸扬扬。而对于核电的安全性和发展,各国反应不一。瑞士首先宣布将冻结原先规划的核电站更新计划;英国表示不会建造新核电站同时也将开展安全评估;印度政府原子能部门则对所有核电厂进行安检;德国先是关闭了7座“年长”的核反应堆并决定推迟3个月考虑全国17座核电站要求延长服务期限的申请,随后又表示将加快放弃核能的努力;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则有专人在该国各个核电站负责检查其安全状况。其中有些政府表态,虽然日本核电站事故的教训值得汲取,但不会因噎废食,以此次事故来影响本国发展核电的计划。

4、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17日报道,美国莱斯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合作小组突破性的使用了“概率修剪技术”——通过允许微处理器出错,并正确地管理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及通过限制哪些计算产生错误,来削减能源需求并提升芯片的性能。而在将集成电路中很少使用的部分修剪后,计算机芯片的性能提高了2倍,而能耗仅为以前的一半。不过,该技术的缺点是令处理器的计算精确度有所降低。

5、据美国太空网3月16日消息称,鉴于大量燃料耗尽的废弃卫星及其碎片滞留空间,加拿大的麦克唐纳·迪特维利联合有限公司与国际通信卫星组织近日达成协议,全球首个轨道卫星加油站将在2015年发射。此种卫星能够在空间轨道上为其他卫星加注燃料,兼备卫星检测、牵引和小规模维修等功能。而其潜在意义不仅是延长卫星的工作寿命、通过拖曳为太空垃圾隐患提供解决之道,还能降低正常运转卫星的油耗,节约频繁建造和发射新卫星的费用。

6、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迄今最精确参数重新计算了宇宙扩张率之后,排除了一种可能代替暗能量的泡泡宇宙假说。这种假说认为,“宇宙以越来越大的速率在膨胀”的景象可能是个幻觉,如果我们生活在一种跨越80亿光年且包含着邻近星系的巨大泡泡中,且处于离泡泡中心较近位置,就会看到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加速拉开。而宇宙加速膨胀正是暗能量理论的基础。该项研究结果将发表在4月1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7、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科学家在对11位先天失明者和11位正常人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大脑具有惊人的可塑性,正常情况下与眼睛相连的视觉信息处理与空间感知脑区,也能与声音信息形成重新连接,因此一些先天性失明的盲人能通过声音来感知空间,实现“以耳代目”。该研究发表在3月15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8、随着气温回暖冰雪消融,北极春季繁茂期亦将来临。然而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由美国、葡萄牙和墨西哥等国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根据卫星数据绘制了北极繁茂发生的时间图表,发现一些地区的春季繁茂已经提前了50天,而这作为一年一度海洋事件中的关键环节,可能会对整个食物链产生影响。研究发表在3月9日的《全球变化生物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