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创作

我和老俞——从合唱团说起

2012-06-14 | 作者:李自淳 |【 【打印】【关闭】

    老俞叫俞国扬,是我在等离子体所的同事和朋友。我1981年进所不久,就听说所里有一位北大才子,才华横溢的研究生俞国扬。但他是理论研究室的研究员,我在电机大厅搞基建工程,我们业务上相差甚远,工作上也没什么联系,我这人又不善交际,所以没有多少接触,只是远远地看到他。

    我们的交往几乎全在合唱团里。那时所里经常搞大合唱,我在技术中心里是文艺骨干,会拉手风琴,领着我们的兄弟姐妹排练演出。老俞则带领研究室的队伍排练演出。我还是远远地看他,感到他的指挥水平非常高。

    1997年所里成立合唱团,我们才真正开始近距离接触。那时老俞是团长兼指挥,我是合唱团的普通团员,后来老俞让我当男高音声部长。其实我的高音根本不好,但老俞说声部长主要带领本声部唱得准,融混一体,不要求个人突出。另外还要组织大家,负责通知等事务。我感到老俞说得有理,就从命了。

    老俞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可以说为合唱团呕心沥血。从选定唱谱,到外请老师、争取经费、买钢琴、安排练习场地、主持学习排练,到定制服装、联系演出,零零碎碎,无不亲自操劳,精细安排。老俞的要求很高,要我们分成四个声部来唱。一开始大家水平较低,基本没唱过四个声部。老俞就每个声部一句一句耐心地教。我们在他带领下,学会了分声部唱,听到了混声后优美和弦的迷人效果。我们尝到甜头后,劲头很大,就急于求成,想快点向前赶。这时老俞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一点瑕疵都要叫停,重新再练。

    老俞以身作则,要求大家按时参加排练,不要迟到早退,随便缺席。他的家庭负担较重,工作又忙,但他每次来得最早,走得最迟,很早来开门,最后还要关窗关灯锁门。

    201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各地掀起唱红歌热潮。合肥研究院应要求组织岛上歌唱骨干组团参加市里的演出。领导到场压阵,讲明不准随便请假缺席,并任命老俞为艺术指导。后来就是老俞带着大家很认真地练,但时间长了,难免有人缺席。有一次我家里也有要紧的事不能参加排练,我就和老俞说能否请一次假。心想我和老俞这么好的关系,就通融一下。谁知老俞非常认真,说请假必须通过研究院的领导,他无权批准,我后来只好向院领导请了假。从这件小事看出老俞做事非常认真,坚持原则。

    正当合唱团红火发展时,突然传来老俞遭车祸受伤的消息。大家心急如焚。特别是等离子体所的领导和同志,费了很多精力,采取了很多措施,配合医生做了很多工作。但老俞昏迷不醒……

    有人说曾经有植物人听了特别深入内心的声音,会奇迹般苏醒。我想老俞亲自选谱、亲自排练、亲自指挥演出的合唱,是他呕心沥血的“心尖肉”,是否能唤醒他呢?但又有人说老俞的大脑皮层都已萎缩了,根本不可能苏醒。这话确实是真的,但我还想试一试。我把十几年来我们合唱团演出的录音都找出来,听了一下,录制效果大多不好,在现场录的杂音很多,在排练房录的经常中断,不完整。这样的东西不能给老俞听,我就想设法编辑一下,但找不到音频编辑软件,就向远在美国的儿子求助,他在百忙中找到合用的软件传给我,又远隔重洋远方操作教会了我。随后,我从一大堆录音资料里整理编辑出十首比较好听的合唱曲,全是老俞领导指挥下我们演唱的。

    我喜出望外,马上想去放给老俞听。并且去找老同事小夏帮助,借用她的笔记本电脑去放给老俞听。我想也许会出现奇迹,我苦心编辑的录音也许会唤醒老俞。但小夏的父亲正在住医院需小夏照顾,说好下周老爸一出院她立即陪我一起去给老俞放录音。

    正在这时传来了老俞病故的噩耗,我悲痛欲绝,只能在家里反复播放那十首合唱。我又把那十首曲传给合唱团的其他团员,我想他们也会播放的。让这难忘的歌声陪伴老俞,我想老俞听到一定会高兴的。在那边,老俞有歌声相伴不会孤独!老俞的音容笑貌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