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创作

早上 晚上

2008-07-17|【 【打印】【关闭】

那天是周末,又是“六一”儿童节前夕,天气也是格外得好。前几天还是酷暑难耐,可头天晚上凉风突至,给闷热的初夏带来了丝丝的凉爽。

记忆里70年代人的童年多数都只是在厂办托儿所里长大的,照看着我们的也都是厂里的奶奶们,只管负责安排吃喝,记忆中的玩具都是自己用泥巴、报纸做的。而儿童节那天亲爱的爸爸妈妈也只是由着哥哥姐姐们带着我们随便玩玩。

小孩在岛上的幼儿园上小班,早几天就接到园里的通知,邀请每一位家长来园陪孩子一起度过这个欢乐的节日。作为其中的一员,我自然早早的赶到了幼儿园里。一眼看去,孩子们都穿上了整齐统一的新园服,有节目表演的孩子们甚至化了妆,喜庆得很。很远就听见他们的笑声,一声声清脆的、稚嫩的童声,呵呵的声音填满了整个幼儿园的空气。音乐声中,可爱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几乎是蹦跳着走出教室来到演出的草坪上,一个个兴奋的笑脸涨得通红,拼命的挥动着小手向自己的家长招呼着。在看完小朋友们演出后,每位家长又和孩子们一起做起了有趣的亲子游戏。每一位父亲在家也许都不得不板起严肃的面孔,但今天却都在微笑地注视着自己的孩子,看着小天使们快乐地奔跑着。

无忧无虑、没有生活的羁绊,没有学习的烦恼,没有任何压力的快乐玩耍,真希望他们永远都能这样。欢乐的时光伴随着童年的成长,虽然总有一天他们会长大,也会感受到生活带给它们的一切负担,但我坚信一切都会更美好的。

快乐的早晨在笑声中一晃而过,晚上吃了饭,父亲和母亲照例要去露天广场跳舞。因为第二天不用上班,我和妻也带着小孩一起去那儿散步了。

那里原先是一片低矮的平房,在大拆迁建设后,成了一座街边广场。简陋的广场没有喷泉,没有雕塑,甚至连休息的座椅也没有一张。可放眼望去,简陋的广场人潮如织。广场的一角,挂着一盏普通的白炽灯,一套简陋的音响设备,一位白发老者在一台DVD机旁更换着舞曲音乐。诸多的老人在伴奏中翩翩起舞,有的舞姿并不十分的优美,有的也时时踩不上节拍,但这些都不能影响老人们的舞步,他们跳得那么从容,那么自信,在那些满是皱纹的脸上只能看到洋溢着的快乐笑容。在三步舞曲的旋转中,老人们的身躯并不佝偻着,步伐也不蹒跚着,走得那样轻快,那样悠扬。而当音乐由舒缓的舞曲变成劲爆的DISCO时,老人都排成各式队形,整齐划一地跟随着震荡的节拍跳跃着,此时看不到一丝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母亲指着一位老人向我介绍,老人已经八十八岁的高龄了,可每天晚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们,他们走过了风风雨雨,含辛茹苦地抚育了后辈,为我们国家的建设和繁荣也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现在虽然老了,身体再也不能像年青时那样健壮了,但他们却保持了一颗年轻的心,保持了向上的精神。当夜幕降临时,在这片老人的海洋里,却看不到一个老人。夕阳无限好,希望所有的老人们都健康长寿。

快乐的一天结束了,可我脑海中笑声依旧,无论早上在幼儿园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还是夜晚广场上老人爽朗的笑声都还是那样得清晰。幼有所长、老有所终不正是我中国人千百年谨尊的教诲吗。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今天的所见不都已经恰如其分体现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