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四句短语:“小小烟头,美味可口,看看没有,猛吸一口”。不觉暗暗偷笑,创作者还真是个有趣之人,同时更是一个烟瘾较大之人,不然怎么能如此贴切的表达出吸烟之人对于那燃之将尽的烟头的挚爱之情呢。
晚间散步时候,休息片刻,在路边点一支香烟,在那黑黑的夜色中,看着指间短短的仅剩的烟蒂,两指一并,将短短的烟头向空中弹起,微亮的烟头在黑暗中沿着抛物线在空中划出一个美妙的轨迹,轻轻的落在不远处的空地上、角落里。自我感觉动作惬意,甩手潇洒。而天明之后这小小的烟头也许会被环卫工人随着大扫把走进垃圾箱,当然也有可能长久的居于次地任由风吹日晒了。
因为工作关系,几乎所里的每一处地方都走过,而走在所区里的任一条街道上,多少都能看见一些随地扔弃的烟头,有时在某一个拐角处会更加惊喜的发现一堆聚集的烟头,而在不远处你总能看见一个街边摆放着的垃圾桶,孤零零的站在那里,漂亮的弧线造型却很难吸引人的注视。几步的距离却有很多的人不愿走那几步,节省走这几步,身体需要消耗多少能量呢?真想认真计算一下。
其实我以前也从未在意过随处扔烟头,甚至都想不起来自己是否随处扔过,因为太小太不起眼,在生活中是一件不能称作事情的随意性动作,谁又会在意无意中的一个弹指间的小动作呢?但现在我已经随时注意自己的这个动作了,不因其他,只因身边有了一个随时监督我举动的人,同时也监督着我的心灵的人,那就是天天和我在一起的小尾巴――我的孩子。天天教育孩子要讲卫生、讲文明、懂礼貌、不随地乱扔垃圾。孩子虽然很小,但很乖,很听话,而且这方面做得让我足以自豪。一天走在马路上,香烟在手中即将燃尽,于是随手就弹到了路边,没想到招来了孩子的批评:“爸爸,你怎么能随便乱扔烟头了,你不是说过不能乱扔垃圾的吗?要放到垃圾桶的。”惭愧的我赶紧向孩子道歉,同时跑过去把地上的烟头捡起来,扔到前面的垃圾桶了。也就是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乱扔烟头了。无论孩子在不在身边,我都时刻的提醒着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身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关系孩子的成长。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在家学到的一切都影射着父母的言行。身教重于言教,身为父母的我们,在苛求孩子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自己是否做到了。不知大家是否记得电视中播过的这么一则广告:母亲为婆婆端来一盆洗脚水说:“妈,累了吧?洗洗脚,对身体有好处。”这时,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从母亲身后走来,两只小手笨拙地端着一大盆水,而且水还不断地溅到了外面,同时传来天真的童音:“妈妈!洗脚!”最后听到一句旁白: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从小的方面来说,不乱扔烟头,是对自己负责,对孩子多一份教导。从大的方面来说,能给所区带来整清洁文明,为所里的文明建设添一份自己的力量,也相信所区道路上的烟头会越来越少一直到无的。
后记:一次在四号楼的门前,看见陈尔恋老师弯腰拾起仅仅距离垃圾桶一米距离的地上的烟头;一次在8-1实验室前看见李建刚老师拾起门厅前的烟头,我很感动。
参加了今天的党员表彰大会,李建刚老师在发言时又像前几次开会时一样,提到一件小事,就是乱扔烟头的现象。我,一个通讯员,也是一个抽烟者,想着该写的什么才对。这应该不算谴责,更不算个人素质、道德品质上的批评,只能算是一个呼吁,或者算是一个温馨提示而已。因为我始终觉得乱扔烟头的人,自己只是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微小的随手一弹,如果一旦能注意到小小烟头给四周环境带来的脏乱,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自觉的把手中的烟头扔进垃圾桶的,而所区的道路上会变得更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