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的4月通知我到二分站电网组上班,组长是当时二分站的“四大金刚”之一许家治,又被戏称为“娘子军连长”,因为电网组集结着二分站的一半(十多个)女性。我正式上班了,至今二十多年已过去了。这些年我的工作可分成两个大的阶段。78年到92年先后在二室(原二分站)和技术中心跟我所的老领导、老同志:李风楼、邱励俭、季幼章、乐秀夫(已去世)、许家治等人一起参加了八号工程中的可控硅脉冲电源系统、电网、供电、变电所等项目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真可用一句“那时我们还年轻”来描述我们的工作热情。为了得到准确的设计参数,没白没黑地做试验、还和工人师傅一起钻过地沟、爬过四号楼地下的“猫洞”......为工程节约了大量的材料与资金,但那时没有提成的概念,一切都以国家利益为重。因此,用有限的三千万资金,使等离子体所初具了今日的规模。与此同时还参加了科大同步辐射装置的予研制工作。
86年开始启动交流机项目,靠技术中心全体人员的双手完成了从法国的引入、工艺与工程设计、直至安装与调试……我记得为了保证交流机不产生谐振、对其基础设计提出了严格的力学与振动要求,基础必须连续浇注,为不出差错我几十个小时没敢合眼。具有高惯量贮能、高速旋转(每分钟6000转)、长轴系的机组,必须保证机组基础构架底板与水泥基础的完全接触不低于70%,是我所最优秀的高级技师王凤伦(已去世)带领电机组的年轻人用手提砂轮把基础面打磨成镜面般平整、一堆堆用废的砂轮片浸透着奉献的汗水……多少智慧、多少劳动、多少日日夜夜又解决了多少难题,一台120兆瓦的交流脉冲发电机组连同它的辅机、电源与控制系统硬是塞进了已装好四台直流机的电机大厅。88年底我在心提到嗓眼的紧张状态下,下了送电的指令,随着辅机系统的启动、主机开机、升速、顺利通过了一阶谐振速度、第一能量区额定转速……直到达到6000转最高额定转速,空载试车一次成功!虽然夜已深,但挡不住机器轰鸣中,所长霍裕平、万元熙、法国专家Mabie、院国际合作局周萍等人与我们共庆胜利的欢呼声。“嘭!”乐秀夫打开早就从法国带回的庆功香槟酒……
90-92年在德国,外面的世界与中国改革的大潮使我产生了“离等离子体所而去” 再博一次人生的念头,并见效于行动。但最终是无奈的结果—大老板“剥夺了”我争取到的调函、位置、房子等诸多优惠……我们这代人跟着新中国同步成长,对组织的需要往往会作出“冒傻”的服从。
93年元旦一过,我在众所周知的非常时期,去了我所的“特区”电器设备厂。电器厂是在“科技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大形势下,为展示我所的开发工作而成立的。它的前身是技术中心的一个课题组(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应用研究),为取得项目的应用成果,以当时所长霍裕平、邱立俭为首组成的我所“百人兵团”,历经葛洲坝的“走麦城”,才取得白山一战的辉煌。但要从应用课题走上按经济规律运作的企业之路那真叫难啊!92年出现的技术与资产的流失,正反映了观念、机制与决策、管理之间的矛盾。严格地讲,我是在未搞清何为企业、何为企业管理与经营、何为市场和如何在研究所搞开发的前提下走进电器厂的,唯一的想法是实现所里的期望:电器厂应在稳定、团结的前提下求得整顿和展发。至今快七个年头了,回想这段倍感艰难的时光,可用学、思、忍、韧、创几个字来概括我的生活、工作与生存。
就“学”而言,不但要扩大知识面进行知识更新的学习、重要的是在观念更新的前提下学习企业管理、市场经营、因为决定企业命运的不是领导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决策与客观规律和实际的相符性。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在各种信息、舆论、环境和市场左右下能作出冷静的分析、判断和把握住导向才行。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还必须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在企业管理者身上集中体现了企业的形象和对企业的信任。“思”是指在开发工作中,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应勤于思考和不断反思:你的职责是什麽?你应对谁负责。从而才能在企业内部树正风、树正气、讲原则、讲正规,使之成为一个有实干精神的集体。说到“忍”是指我们的襟怀,对大多数人这都是一个磨练的过程。电器厂对社会而言是一个企业,对所而言是一个开发实体,顶着“两重天”踏着“两只船”。在机制未理顺之前,是一个“双面焦(烤饼名)”一面要接受来自市场、社会的严酷煎熬,另一方面又要承受在事业单位机制下,人们的那么多的不理解和不同的评价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些年实践教育我懂得,企业管理者不能去追求和等待正确的理解,应以企业生存为准,尽力捕捉机遇去做实事求发展。
“韧”和“创”是做实事必备的一种劲头。电器厂这些年来,无论老同志还是年轻人,是以韧劲和创劲顶住外界的压力、克服来自自身习惯和落后传统观念上的阻力,使电器厂通过开源节流、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推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与市场的努力开拓......,逐渐走上良性循环和靠自身努力求发展的道路。目前,根据国家改革、机制转换的大形势,电器厂正在进行资产的剥离与重组,入股到正组建准备上市的“科大创新”股份公司中去。半年多来,通过证卷公司、财政厅的国有资产评估所的评估与会计审计事务所的审计,电器厂的资产已从1994年组建科聚公司时的160万,增值到1,415万(该结果已上报科学院和财政部包括近年国家、科学院和省的科技进步奖与专利成果形成的无形资产180余万)。事实说明电器厂已成为压敏材料与压敏系列保护产品领域的一个有影响的创新单位。98年电器厂正式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的国际认证,向正规与现代化企业又迈进了一步。工作与成果得到国内同行与国际一些大公司的认可,当前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三峡水轮发电机组灭磁系统及过电压保护装置研制的课题任务、及与瑞士ABB公司合作承担的大朝山工程项目等都说明电器厂在国内具有的影响和不可取代的位置。
电器厂的今天,是电器厂人用辛勤的汗水、辛酸的泪水与默默的奉献堆积而成的。电器厂的明天,将面对的是更艰巨的改革、更严酷的市场、更大的风险与更新的挑战。回顾过去、面对自己55岁的来临,应该说我在等离子体所度过了人生最有意义的时光。
(注:作者是科聚公司总经理、所长助理、电器设备厂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