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属的四个研究所中实验场所最庞大的一个研究所,建所二十多年来,在磁约束受控核聚变、离子生物学等大科学工程领域内取得了令世界所瞩目的成绩。到该所进行一次参观,能够使人深刻理解国家的大科学工程战略部署,体会到大科学研究的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更能使人接受到一次系统的科普洗礼。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位于合肥市区的西北角,在三面环水的科学岛上。要去该所,如果从火车站出发,可以先乘坐129路公交车到达三孝口站下车,在此向北步行300米左右到达博物馆院内,那里在上午9点到11点、下午2点到6点有到达科学岛的专车。乘坐专车(专车票价1.5元)行约半个小时,就进入了美丽的科学岛。
科学岛东、南、北三面被董铺水库所环绕,只有西北一角与陆地相连。岛上水岸处处是茂密的原始化了的树林和灌木丛,丛林中到处可见各种水鸟和已经野生化的小家畜,甚至有时可以见到一些如雉这样的珍稀动物。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就坐落于科学岛的西北角,即与陆地相连的一角。从岛中心的小广场下车,向西北沿公路步行约500米,直到公路的尽头,可以看到一个挂有“世界实验室聚变研究中心”匾牌的大门,这就是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进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向西行,可以看到一栋6层西式大楼,这就是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办公楼,从办公楼向南,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高大的盒式建筑,外层用淡青瓷砖所装修,这就是著名的HT-7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所在的实验大厅。从北面的卷帘门进入大厅,从水泥防护墙边的铁梯走上平台,一个庞大的环形实验装置映入眼帘。这套实验装置就是HT-7受控核聚变装置,它采用了目前最成功的托卡马克磁约束位形,是世界上第四个使用了超导线圈的托卡马克装置,有效的约束放电时间已经突破了60秒,这一成绩在世界上仅次于法国Toresupra装置,已经步入世界领先水平。
从东门走出HT-7实验大厅,西南方有一个外观很简朴、门上写着强磁场实验室的实验大厅,进门后也会看到一个和HT-7相似但是较小的聚变装置,这是已经基本退役的建所早期建造的HT-6M装置,在这一装置上曾经锻炼培养出一大批受控核聚变方面的专家。HT-6M旁边有一个高约有6、7米的庞大的线圈,这个线圈是我国目前储能量最多的电感线圈,储能可以达到兆焦的量级。线圈后面一楼是强磁场实验室的一部分,所做的强磁场可以达到40个特斯拉。
最后从强磁场实验室东门出去,有一座一边有着一个高高的塔楼的建筑,这是离子生物学的主实验楼。所看到的那个塔楼,就是离子束的离子源部分。离子生物学是一个中国人原创的新兴学科,它的开创人余增亮老师就是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资深专家。目前这一领域无论是在应用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显示出了很大的学科生命力和应用价值。
相信经过这一轮的参观,你肯定受益非浅。如果你已经感觉到疲倦,可以到研究所的招待所休息一下,招待所就在下车处的小广场北面。如果感觉到饥饿,还有所里的小餐厅,服务和设施都很好,就在所门口路北。